回家过年须防盗防骗民警提示:保持一颗警惕心最重要本报记者 曹志男
返乡过节、探亲访友、外出旅行,再过几天就要到春节了,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,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。而在欢乐祥和的背后,一些不法之徒蠢蠢欲动,将目光瞄准南来北往的人们,实施各种各样的骗局。为此,警方针对节日期间的发案特点,发出防扒、防盗和防骗的预警信息,提醒广大市民和旅客出行时保持一颗警惕心,注意识别形形色色的骗术和扒盗伎俩。
车站买票千万别信“黄牛党” 每年春运,车站的售票厅总会出现一些“黄牛党”,他们利用车票设好5种陷阱引旅客入“套”。一是霸占窗口,强行替旅客购票,以收取手续费为由敲诈旅客。二是在卖给旅客的车票中,夹带伪造的票据欺骗旅客。三是以自己在车站有熟人,可以帮忙买到车票为由,骗取旅客信任后,将旅客的购票款席卷而逃。四是低价收购、囤积某些热门车次的卧铺、座位票,然后高价倒卖给旅客。五是冒充车站职工利用查验旅客车票的机会,以旧票、废票、挖补车票换取旅客手中的新票。 案例:沈先生在火车站排队买票时,一名年轻男子凑过来说可以帮他插队买票,只是要给他10元钱辛苦费。为图省事,沈先生就答应了年轻男子。年轻男子买出车票后,却突然说要再加50元钱。沈先生不答应,结果一下子围上了三四个年轻人,面对强行敲诈,沈先生马上报了警,一伙人一哄而散。 支招:到车站行李千万不要交给陌生人看管,排队买票不要相信陌生人说可以提前搞到票、帮助插队买票或者有黄牛票这样的花言巧语。车站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在车站外或候票厅里随意检查旅客的车票,一旦碰到,旅客也要提高警惕,让工作人员出示有效的工作证件。
“天上是不会白白掉馅饼的” 在注意黄牛党的同时,骗子们也开始瞄准了回家的务工人员、大学生以及其他旅客。其中主要的骗术有3种:一是丢包诈骗,诈骗分子“掉”一包假钱到受害人身边,待受害人拣起后,同伙就上来与受害人“分钱”,然后借用一切机会用“假钱”换走受害人的财物。二是电话诈骗,不法分子冒充受害人的亲戚或同事,告知由他来接受害人,按约定碰面后,不法分子便以种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,然后借机逃之夭夭。三是零钞换整钞,骗子以零钱多为由,请求受害人将大面额钞票换给他,在当面数给受害人后,又谎称数错立即要求拿回重数,用熟练的手法乘你不备抽取其中几张或则换成假钞。 案例:贵州来浙打工的老张在车站等车时到小卖部买方便面,这是一名中年男子握着一把零钱上前让老张换3张100元的整钞给他,说是要买车票,售票员嫌零钞麻烦。当老张换给他后,中年又说数错,再次重数了零钱并离去。当老张数零钱时发现少了3张10元。 支招:掉到地上的包不要拣,即便拣起后也要尽快将包交给民警,千万不要相信到隐蔽角落一起分钱这样的鬼话。对换零钱的陌生人,要当面拒绝。回家路上一定要保持和家里人的联系。
出门在外自己包儿看看牢 公交车、火车及各类站台是扒手作案的主要场所,扒手主要作案手段有四种:一是暗中“掏”,扒手以报纸、衣服等作掩护,趁乘客不备,将乘客包内、衣兜内的钱物掏走;二是利刃“割”,用锋利刀片划开包盗取现金及贵重物品;三是顺手“拎”,趁旅客睡觉或转移旅客注意力,顺手牵羊将包拎走;四是障眼“换”,用与旅客同样的包进行调包。 案例:一名扒手在公共汽车站趁受害人挤着上公交车时,拉开了他的挎包,将包内一部手机偷走。幸亏派出所反扒便衣民警早就在边上注意到了小偷,并将他当场抓获。 支招:外出时贵重物品、现金应隐蔽保管,随身物品要在视线所及范围内,上下车不要拥挤,乘车途中别打瞌睡,谨防扒手趁机下手。人多拥挤遇到突然碰撞、汽车拐弯突然拥挤、急刹车时,尤其要提高警惕。一旦发现被窃,应及时向汽车驾驶人员(或火车上乘警)报案,同时拨打“110”,并密切关注车内人员的异常举动,防止扒手转移赃物或跳窗逃离。 |